课件编号12808549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1516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1张,研究,取的,二氧化碳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 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CO2气体的产生 煤燃烧 木材燃烧 人呼吸 酒精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 蜡烛燃烧 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收集 气体不纯、CO2含量低 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方便 不易收集、不纯 操作方法简单 原料成本高、不易收集、不纯 气体易收集 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方案 优点 缺点 人呼吸 木材、煤燃烧 酒精、蜡烛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 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比较 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实验1: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 我们通过下面三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并分析原因,然后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有大量气泡产生,大理石逐渐溶解 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控制。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和氯化钙: CaCO3+2HCl=CaCl2+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总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2: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 现象 分析 刚开始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气泡逐渐 减少 ,反应逐渐停止 虽然该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CaCO3+H2SO4==CaSO4+H2O+CO2 但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 形成一层薄膜,使大理石与稀硫酸不能接触,反应难以进行 结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实验3 :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现象 分析 结论 反应非常剧烈,短时间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钠粉末的表面积很大,与盐酸接触面积大, 反应速度很快,不易控制 实验室不能用碳酸钠粉末或大理石粉末等粉末状 物质制取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探究选用的药品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Na2CO3粉末和稀盐酸 2 CaCO3粉末和稀盐酸 3 大理石和稀盐酸 4 大理石和稀硫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产生气泡速率比较适中 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有气泡产生,会减慢,停止 反应速率慢,不易收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反应原理: 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探究信息: 含碳酸根离子(CO32-)的化合物(例如:碳酸钠 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CO2。 其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l2、NaCl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理想药品是 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石灰石 稀盐酸 CaCO3+2HCl = CaCl2+H2O+CO2↑ 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取原则是: ①反应条件是否容易达到; ②产生气体的量是多少; ③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 ④装置、操作是否简便; ⑤原料是否易得、价廉。 思考与讨论: 1、制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固体反应 固体和液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 二、怎样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小———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 如何选择一套合理的装置制取CO2? [温故而知新] 气体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MnO2 2H2O+O2 固 加热 催化剂 常温 固+液 大于空气 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A B C D E 1、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关性质比较 三、探究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