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09976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降水分布 两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3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分布
  • cover
降水分布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 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 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 [板书] [提问] 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 [教师归纳]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 [板书] [展示投影片] 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提问] 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有何关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板书] [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解] 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又有何特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 [提问] 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分配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 [教师归纳] 共同性: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差异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即雨季短。 [过渡] 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原因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 [板书] [教师讲解] 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