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鼻歌》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浓郁的民俗文化,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图文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浓郁的民俗文化,增强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感。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个外地同学,周末我们要带他了解咱们本地的民俗文化。那么我们就暂定一个计划,这一天该怎么安排。 二、新课讲授 1、本地民俗简介 通过各种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播放图品、音频、视屏等想同学们展示本地的民俗文化。从而引入本课内容———毛利人的问候“碰鼻礼”,进一步开始展开《碰鼻歌》的教授。 总结:毛利人的“碰鼻礼”是新西兰最早的主人毛利人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问候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问候形式。而《碰鼻歌》这首新西兰的民歌则很好第表现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听音乐欣赏 欣赏《碰鼻歌》,体会其中所包含的热情和友好的问候,试着理解异域的文化传统。 3、学生活动 试着就你所知的当地民俗的一种,进行展开调查,想同学们介绍你的调查结果,然后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如民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你调查的民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咱们当地浓郁的民俗文化,也通过民歌接触了新西兰的民俗文化,在重本地文化、欣赏异域民歌的同时,也请同学们思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继承和弘扬咱们的民俗文化方面,可以做到的还有哪些方面(
课件网) 器乐曲欣赏 碰鼻歌 六年级上第六课 碰鼻礼 碰鼻礼是新西兰最早的主人———毛利人还保存着的一种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见面问候方式。 主人与客人必须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或更多次数、碰鼻的次数与时间往往标志着礼遇规格的高低;相碰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即说明礼遇越高;反之,礼遇就低。 曲谱 音乐特点 1.节拍: 3/4 2.速度: 稍慢 3.音乐情感: 轻松的、谐和的 这首作品表达出毛利人民的民俗文化,曲调中包含的热情和友好的问候 4.节奏型: 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附点音符 音乐主题 主要节奏: X X. X X. X X X - 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遍,听一听主要节奏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 曲谱 音乐主题 主要节奏: X X. X X. X X X - 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遍,听一听主要节奏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 出现了12次 要求: 1、了解毛利人的“碰鼻礼”,查找资料,理解世界上其他的特殊的问候方式。 2、欣赏碰鼻歌,体会其中热情问候的情感。与你的同学试着用碰鼻礼相互问候。 Special You will alawys have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A006 tooopen.com第九部落"“dangpu 2 碰鼻歌 (毛利人的问候) 1=F是 稍慢谐和地 新西兰毛利人民歌 5 832213-522172-1 62.21.17 2-15 3.322 11-1 1234--6243-- 5342 - -26 1 -- :5 5.54.43 6 4 4.43.32 4- 5 3.92.213 -5 221172 4 4.43.32 2 5 3.3221 6 2.21.17 是2 5 3.32.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