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1166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7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cover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词义句意。 2、赏析此诗词语句子。 3、理解诗意和作者感情。 4、体会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 2学情分析 通过多遍朗读,学生们把握诗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边读边想。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通过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描写,欣赏诗人借景抒情、夸张等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 3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词义句意基础上赏析此诗和把握作者感情。 难点:体会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复习一首古诗,是李白的。题目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读题目的时候,同学们觉得是不是比较长啊?那么,能不能缩减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1、闻:听说。 2、王昌龄:唐代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3、左迁: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4、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荒凉偏远之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就是 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官到龙标县,我寄此诗给远方的他 题目说的很具体,有人、事、地点。而且很详细,题目与诗的内容可得到相互补充辉映就明白。所以不能缩减。 二、请同学们朗读进一步理解诗意 1、学生先自读两遍。 2、点一名学生读一遍。(听字音有没有不准,及时纠正,再找一名学生读) 三、赏析此诗的写作手法 1、师:本首诗共四句,28个字,我们看每句说明了什么意思?整首诗说明了什么? 师:先看第一句诗“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什么的? 生:写杨花、子规景物的,杨花是植物,子规是动物。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杨花”指柳絮,“杨花落尽”写柳絮飘落完了;“子规”指杜鹃鸟,杜鹃鸟凄厉地啼叫。 师:“杨花”指柳絮,杨花一词的来历是,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时两岸种植柳树,后人称柳树为“杨柳”。柳絮,白色绒毛,暮春时节随风吹散如飘絮,有飘零之感;“子规”指杜鹃鸟,每到春末夏初不住的啼叫,而且啼声凄厉,似有离别之恨。此时,王昌龄被贬飘零流落远方。 师:如果是我们写文章可能会直接写我听说朋友被贬官要流落远方,心里很悲痛。这样的文章有文学色彩吗?李白用了什么手法?是怎么写的? 生:景物描写,借景抒情,把作者的情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师:那同学们写离别的愁、离别的恨时用什么景物来写呢?(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天灰蒙蒙、下雨) 总结:写好景物要善于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有真实感受,不可虚假,“诗仙”李白的诗有瑰丽绚烂的色彩,文章借景抒情就会增添这种色彩。 2:师:第二句诗“闻道龙标过五溪”写什么的? 生:写王昌龄到龙标去要经过五条溪水 师:写经过五条溪水是什么意思? 生:是写路途要远,跋山涉水,历尽艰险。 师:写龙标遥远不直接写远,而是具体写路途中过五条溪水,这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感受 到了路程中的千辛万苦,所以说李白的诗语言流转自然,读起来合辙押韵。 3、师:第三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写什么的? 生:写“愁心” 师:“愁心”是什么意思? 生:担忧的心或忧愁的心 师:诗人的担忧怎么让好友知道呢? 生:诗人把担忧的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去诗人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师:为什么托付给明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李白当时在扬州可以看到月亮,王昌龄在龙标也可以看到月亮,相隔千里的人都可以看到同一轮明月,传递我对好友的惦念之情。诗人李白大胆的想象,明月就是给我最贴心最知音的人传递思念,送去问候的最好的使者。 总结:诗人想象丰富,把明月拟人化,让明月传达自己的情感,更生动形象 4、师:第四句诗“随风直到夜郎西”写什么的? 生:写诗人托付明月跟随长风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