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1310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读后感》写作指导(含范文)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161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读后感》写作指导(含范文) 一、“读后感”的含义 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二、写“读后感”过程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在读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读原作,理解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 2.把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弄清楚,做好读书笔记。 3.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抓住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去谈,不要面面俱到。 三、怎样写好“读后感” 1.选好读后感的切入点。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好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然后选取感悟最深,最有话可说的那一点来写,这就是写作中的“感点”。 2.采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读后感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叙后议,可以先概述原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或引用原文中经典的语言、段落,然后针对所引述内容重点谈体会、感受;另一种是边引述原文内容便进行议论分析,叙议结合。无论用哪种方式,一定要做到叙述简洁准确,切忌喧宾夺主。 3.联系实际谈感受 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把作者的经验教训与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使读后感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四、写作结构 1.点明篇名,抒发感情。(点) 2.紧扣原文,概括内容。(引) 3.寻找感点,叙议结合。(议) 4.联系实际,发表感想。(联) 5.总结全文,提升中心(结) 五、“读后感”标题 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六、修改指导 1.是否有读有感,以感为主? 2.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是否联系实际? 4.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范文: 读《童年》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阿廖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阿廖沙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开始走向成熟。 我喜欢这本小说,也因为这本小说更热爱现在的生活。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虽然只是童话,但反映却是冷酷的现实世界,那时的丹麦,那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那样一种社会状况,人情冷漠,穷人没有活路,幸福生活只存在于火柴一样的光焰中,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而且不过是美妙的幻想罢了。 童话的创作时间是1846年,距今174年了,从我自身的感知中,人类的文明有了极大提高,对于丹麦并不了解,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人们的素质真的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