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15450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3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教案,知识,初步,理论,分子
  • cover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备课人 新授课 上课时间 第 周 课 题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 学 目 标 知识方面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能力方面 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案、相关器材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复习上一章知识点。 引入:我们上节课初步认识了分子,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那么这么小的分子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 二、新课教学: 平时周末放假,你们跟着父母出去散步的时候,是不是时不时都会闻到一些植物散发的出味道?那么为什么你们会闻到呢? (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 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提问:将香水瓶的盖子打开,会闻到什么? 操作: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液体分子是运动的。 阐述:还有根据科学家做的实验,将铅块和金块叠放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块和铅块相互渗透了一毫米。 结论:物体分子是运动的。 操作:将两个不同装着不同气体的集气瓶瓶口对瓶口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现象: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深,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浅,最后两瓶气体颜色基本一样。 结论: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结论: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填写课本)然后说出扩散现象,其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那么我们平时透过光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东西漂浮在空气中呢?这些就不是分子了,我们能看到的细微的东西其实是尘埃、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这点要区分开。 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无论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同时扩散现象也说明了分子无时无刻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其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让学生讨论并列举一些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 (二)温度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既然分子是运动的,那么它们的运动快慢是怎么样的呢?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如果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温中,会有怎样的现象?给每个组的同学准备好装了热水的烧杯,并往里滴入红墨水。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作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证据?(讨论后回答)。 暖炉烘干衣服。 煮开的水。 (三)分子间存在间隙 提问:那么分子间有没有空隙呢? 活动3:在一根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在缓缓注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那么接下来能观察到什么呢?要求学生观察。 现象:发现玻璃管内的液面比原来低。 提问:那么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呢? 液面低也就是说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混合在了一起。 结论:直观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