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22412

法律与生活 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48966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法律,生活,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
  • cover
必背知识清单 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 2 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 (1)作用: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具体表现: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是维护高效、诚信 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权提 供基本保障。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 促进民主政治。 (2)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3)意义: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 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提醒: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意义 ①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民法是由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知识产 权、社员权等构筑起来的权利大厦。实施好民法典,可以创造、完善权利实现的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②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民法典的颁布, 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③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开出了需要保障的“权利清单”和 “利益清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些权利和利益,是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要求。 ④实施好民法典,需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边界。民法典对权利的规定,不仅是在为人与人之间 划清行为自由的界限,也是为公权力的行使者指示行权履责的边界。 2.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 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 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 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 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 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必要性 (1)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 益关系。 2.调整范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 则。 3.具体内容 (1)平等原则 ①内涵:民事主体不论职位高低、社会状况如何,在民法面前,所有个体一律平等。 ②表现: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享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平等;自由平 等地协商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地受到保护。 (2)自愿原则 ①内涵:保障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不被国家权力、其他民事主体非法干涉,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 ②表现:平等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