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3299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31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作者:付亚坤 一、引诗导入 有这样一句古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它张扬了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欢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进中举》这篇小说。 二、检查预习 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我所了解的科举制度”、“我所了解的《儒林外史》”、“我所了解的范进中举”和“我所了解的吴敬梓”四个题目分组进行简要解说。 三、自由评说 学生自由选取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四、精彩片断赏析 (一)品读 1.自由朗读。 课文第5段文字紧紧抓住了范进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来刻画范进中举时复杂的心理,展现了他当时发疯的情态。请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揣摩,怎样才能读出范进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他的疯态。 2.声情赛读。 学生自由选取认为最能展示自己朗读才华的文句进行赛读,可以是一两句,也可以更多。 (二)赏析 1.品味个性化语言,探究范进发疯的原因。 范进中举发疯时说了两句话: (1)“噫!好了!我中了!” (2)“噫!好!我中了!” 思考:这两句话的内涵是否相同?为什么?你从中探究到是什么原因导致范进最终发了疯? 2.小组合作,迂回探究。 (1)读课文第1、2段,思考:文章开篇写范进“中”相公(进学)回家,他可曾说过类似“噫!好!我中了!”这样的话,可曾发过疯?为什么? (2)范进“中”相公后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怎么样?这说明了什么? (3)范进这么穷,社会地位又这么低下,可曾受过什么屈辱?有过什么辛酸?他可曾因此想过放弃科举考试?为什么? (4)范进“中”举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原话。 (5)范进“中”举后人们对他空前的好,你认为这些人的表现是真心的吗?你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周围的人?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提示: 范进“中”相公(进学)回家,不曾说过类似“噫!好!我中了!”这样的话,也不曾发疯;“中”了相公后经济状况仍然贫穷:住的是茅草棚,“每日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到城里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动不动都得借钱。“中”了相公社会地位仍是低下:胡屠户骂他,他“唯唯连声”。“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也不敢应声。 范进“中”举后经济状况显著好转:“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张乡绅“谨具贺仪五十两”、“有空房一所,……就送与世先生”。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邻居———帮忙,称范老爷;胡屠户———称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3.赏析手法,归因究理。 ⑴小组互动,赏析对比的讽刺艺术。 ⑵自主思考,“中举”对于范进意味着什么?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这对于千千万万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提示: 范进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趾高气扬,难怪他会大声叫“好”,这一个“好”字,折射着他上半辈子的酸甜苦辣,预示着他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这一个“好”字,塑造了范进这样一个热衷功名利禄,甘于扭曲人格、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痛斥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堪称点睛之笔。 五、品评人物,揣摩主旨 1.赏细节,品人物。 这篇小说基本上是由细节构成,语言妙趣横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除了范进,作者还塑造了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这些人物,那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请学生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