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3501

(微视频)初中化学同步教学知识讲解: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50次 大小:98761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课题,为基础,实验,一门,讲解
    (课件网) * http://www.21cnjy.com/ (微视频)初中化学同步教学知识讲解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指教老师:吕书生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与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古代炼丹、炼金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找到了一些用于分离物质的一般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1.观察并触摸蜡烛 白色圆柱状的固体,有滑腻感 2.闻蜡烛的气味 没有气味 容易断开,用指甲也划出痕迹,不溶解且浮在水面 3.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的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1.观察蜡烛的燃烧及 火焰 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 3.用一个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 4. 将烧杯倒置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1.吹灭蜡烛 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 火焰明亮呈黄色, 分三层,顶部受热熔化成无色液体 被外焰烧的部分变焦最严重,被内焰烧的部分变焦最不明显 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心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产生一缕白烟 白烟燃烧,并使蜡烛重新燃烧 蜡烛燃烧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由液态蒸发成气态而后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蜡烛的熔点较低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明: 1、蜡烛的火焰一般分为三层:最内层称为焰心,温度最低;中间一层称为内焰,温度较高;最外层称为外烟,温度最高。 2、检验燃烧产物水的方法: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看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或水滴)生成。 3、蜡烛燃烧有时产生“黑烟”,是不充分燃烧的碳单质即炭黑;而熄灭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石蜡蒸气冷凝的固体,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4、评价:蜡烛的制作材料包括棉线烛芯和石蜡,棉线燃烧的产物也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燃烧产物的验证有影响。 化学学习的三大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根据现象得结论) 三、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2、操作: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注意:瓶内不能留有气泡),然后倒立在水槽内。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面上。 1、用到的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 注意: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面是磨砂的,应将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这样密封效果好。 3、原理:呼出气体在集气瓶底部聚集,气压增大将水排出。 四、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参考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下述实验中石灰水越浑浊,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收集气体:用两个集气瓶在水槽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好(注意不能留有气泡)倒放在水槽中,玻璃片也留在水槽中。  3.加入澄清石灰水: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比较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用导气管小心放在集气瓶口内,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从什么现象得知集气瓶内已经充满气体?)在水下用玻璃片堵住瓶口并取出正放桌上。 实验步骤: 2.用同样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