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3644

氧气与氧化(说课)

日期:2025-11-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9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氧气,氧化,说课
  • cover
氧气与氧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初中《科学》第4册第二章第二节<<氧气与氧化 >>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5个方面对这节课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说教材 本节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教材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 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节,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出氧气这种熟悉的气体,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 从能力培养来说:通过看图认识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操作实验非常感兴趣,并且对事物的认识开始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在认知方面,他们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初期,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发展,因此需要在感性认识和教师的指导的前提下进行抽象内容的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掌握氧化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学法: 1、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 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1、说教法 ?? 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认为要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