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3721

第一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2365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第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②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重点) ③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难点)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②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观察、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观。 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求知精神,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以师生共同探究为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不同的两种场景形成对比,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再辅以演示、讲授和讨论;实验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观察叶片的结构是教材的重点实验,只有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所必须的。通过这一节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叶片的结构及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教师提前一天准备“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探究活动演示装置; ②制作“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温习旧知 5分钟 列表提问上节课学习过的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关内容。 ? 生活环境 结构特点 生殖特点 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 ? ? ? ? 苔藓植物 ? ? ? ? 蕨类植物 ? ? ? ? 裸子植物 ? ? ? ? 被子植物 ? ? ? ? 学生回顾总结、查阅教材等,填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场景: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悠然的在树荫下乘凉谈笑风生;马路上骄阳下急行的人们汗流浃背,两旁的行道树去依然沉静的挺立着。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共同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结合生活现象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教师找到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结合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探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6分钟 出示课前准备的“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探究活动演示装置甲、乙组,多媒体逐个展示问题: 1、甲、乙锥形瓶液面下降的一样多吗? 2、锥形瓶液面下降的水是从植物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3、是以液态水的形式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的? 知识梳理,得出结论: 1、水蒸气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 2、叶片越多,散发出水蒸气越多。 学生观察观察甲、乙组实验装置,了解蒸腾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通过甲、乙对照实验得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水分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 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得出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22分钟 既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那么叶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下面来做实验 “观察叶片的结构”。引入实验。 1、找学生把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朗读一遍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同时要求学生检查自己小组的材料用具。 2、阅读观察教材P49-50观察叶片的结构方法步骤1-4掌握制作徒手切片的方法,注意事项: 1)刀片锋利,注意安全; 2)选取最薄的一片。 3、同学们了解制作方法了吗?好!现在在开始制作看看哪组同学完成的最快,制作切片的质量最好!教师巡视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