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4074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测量、误差及长度的特殊测量(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62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测量,长度,答案,特殊,误差,时间
  • cover
[第二章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测量、误差及长度的特殊测量] 一、选择题 1.[2020·新疆] 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时间的是 (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2.[2020·常州] “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的两名同学面部间距d约为(  ) A.0.5 m B.1.5 m C.3 m D.4.5 m 3.[2020·福建] 如图所示,测量某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4.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测量方法不正确,结果有错误;测量方法正确,结果有误差 B.误差和错误是两回事,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数值越准确,误差越小 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也会存在误差 5.[2020·青岛改编] 以下测量中,通过三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停表三次测量同一首歌的播放时间 C.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一个人的身高 D.用刻度尺在体育课上三次测量3个人的跳远成绩 6.如图所示是一根曲线MN,要测量它的长度,可取的方法是 (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数 B.用一根细丝线(没有弹性)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长度,即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7.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8.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地记录了测量数据,甲记录的数据是122.9 cm,乙记录的数据是1.228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 cm,乙同学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 mm B.乙同学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小数点后的位数更多 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 D.如图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 二、填空题 9.[2019·湘潭] 中纽扣的直径是    cm。 10.如图所示,圆锥体的高为    cm。 1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    s;如图图乙所示,电子停表的读数为    min    s,合     s。 三、实验探究题 12.某同学为了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纸张厚度,实验步骤如图下: A.量出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不含封面、封底)的厚度,记为L; B.选用学生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没有磨损); C.八年级物理课本每一张纸的厚度d=; D.翻看八年级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该页码为n。 (1)错误的步骤是    ,应改为   。 (2)错误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应为      (填字母)。 (3)如图果测量正确,在不改变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为了减小误差,你可以通过         的办法来解决。 13.某同学欲用累积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图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的线圈的总长度L1; C.用铜丝的长度L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到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应改为   。 (2)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量了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