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4233

工商业的兴起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555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工商业,兴起
  • cover
课件21张PPT。十七世纪后期普通百姓用的钟表十三世纪王室用的钟说说他们的区别?钟表的历史发展: 14世纪之前人类钟表发展历史缓慢。 14~15世纪,欧洲只有教堂和市政厅都安装了大型钟,成为公共场所的标志。 ?????之后,钟表的主要部分不断进行改进。1510年左右,德国钟表匠彼得.希勒发明了发条;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在1657年将摆用作钟表的调节器,发明了摆钟;之后,他又试制了游丝调控的发条钟表。 从此,钟表越做越小,携带起来越来越方便。 17世纪后期,时钟逐渐成为私人的计时器。 为什么在长期的农业文明时代钟表都没有发生较大改变,而这四百年却改变如此之大? 工业文明的序幕 ———手工工场时代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部分:手工工场时期后的社会景象 西欧13世纪———17世纪社会财富增长折线图观察图表,你的结论是什么?社会财富增长越来越快,生产力快速发展穿越历史: 走在大街小巷上,吉尔伯特·赖特只是特鲁瓦(16世纪法国的大城市之一)中普通一员,但他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一想到即将出口东欧的纺织品将为自己的小工场带来一大笔收入,甚至于忘却从圣母大教堂传来的钟声———只是一种象征,毕竟大家都有了自己的钟表。 阳光洒在街道两边的彩绘玻璃上,把这座香槟之城映照得流光溢彩;圣-喀德琳节总是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气息,连中国的瓷器也成了青年男女互赠的佳品。赖特不禁有些飘飘然:这些原本专属上流社会的奢侈不过而而。说一说:当时社会中的典型事物或现象?纺织品出口、钟表普及、彩绘玻璃、中国的瓷器等材料一: 社会财富增长越来越快,生产力快速发展材料二: 纺织品出口、钟表普及、彩绘玻璃、中国的瓷器等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对外贸易。 16世纪,呢绒制品是英国主要的出口商品,给国家带来巨额收入,1542—1544年,每年经由伦敦出口的呢绒99000匹,1545—1547年,每年出口119000匹。英国在全世界各地都设有海外贸易公司。事实上,西欧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历史回顾: 大量的 商品生产手工工场 的兴起第二部分:手工工场是新生产关系的准备阶段 我来试一试:根据所查阅的知识,尝试描述手工工场的景象作 坊手工工场说说两幅生产劳动图的区别(人数多少、生产空间大小、是否分工合作)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根据下发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坊与手工工场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说一说手工工场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3)手工工场方式能够创造出比家庭作坊更多的社会财富,关键是什么?作坊主是否参与生产劳动,是否具有分工合作,是否是雇佣关系雇佣劳动、工人多且进行分工合作、生产规模大及产量高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材料展示: 钟表从纽伦堡(德国一城市)手工业者的个人制品,变成了无数局部工人的社会产品。这些局部工人是:毛坯工、发条工、字盘工、……,此外还有许多小类,例如制轮工……表壳弹簧制造工(制造能使表壳弹起来的弹簧)、雕刻工、雕镂工、表壳抛光工以及其他工人,最后是装配全表并使其行走的装配工。整个过程至少有超过四十名不同工种的工人在从事生产。提问:这与农业时代的生产有怎样的区别?(农业时代的生产往往以个人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为主,而手工工场时期出现了明显的生产分工合作。 )第三部分:手工工场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 知识小链接: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小作坊开始逐步向手工工场过渡。14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相继出现了逐步脱离农业而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自此,商品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类似于今天的工厂,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让手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