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内容: 听:《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目标: 1.了解圆舞曲 2.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本曲,让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什么是圆舞曲的音乐常识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1、导入语 师:白桦林中的鸟语,蝶恋蜂迷的花香,微风荡漾的河水,拥有三百条支流的多瑙河让我们为之心潮澎湃,让我们伴随着那优美、抒情、流畅的序奏,轻轻地徜徉在那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 ” 2、认识“圆舞曲” 圆舞曲的发源地:在奥地利民间的“连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圆舞曲又译为 “ 华尔兹 ” ,按速度不同分快慢两种。 3、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奥地利作曲家,是斯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父与其同名,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优美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完整欣赏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1、《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作品314号。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 “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香甜的鲜花吐芳,扶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2、曲式分析: 曲式结构:序奏、五首小圆舞曲、结束部(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 三、分段欣赏: 序奏:第一阶段,小提琴碎弓奏出轻弱的震音,如同多瑙河水微波荡漾,在它的衬托下,圆号以其富于节奏的柔和音色如歌的奏出整首圆舞曲核心主题。(分解和弦构成的主导动机)这是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音调黎明的到来,使人联想到晨曦映照的河岸,日出拔开了多瑙河上空的薄雾,这一段的速度比较舒缓。情绪较温和、宁静。第二阶段,速度变快,三拍子圆舞曲节奏的出现带来了勃勃生机,活泼清新的旋律,使人为之一振,这一段是序奏的小高潮部分。2、第一圆舞曲(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主题素材来自序曲的主导动机,速度较快,旋律明朗,如同多瑙河水畅流不息,它歌唱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歌唱春天已来到奥地利人的故乡。 第二乐段:对比段,活泼轻快,充满生气,表现了 “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峰嗡嗡叫,风吹树梢多美妙 ” 的景象。 教师在钢琴上演奏全曲灵魂曲调请学生一起哼唱。 3、第二圆舞曲(单三部曲式) 第一乐段:主题跳跃起伏,给人以健美、朝气蓬勃的感觉,好象是姑娘们在阿尔卑斯山下,穿着天鹅绒舞裙在跳舞。 中段:情绪变为婉转柔情,歌唱性的小提琴,演奏主旋律。 第三段:第一段的再现。 4、第三圆舞曲:(单二部曲式) 第一段:三度和声音程的连续进行,情绪典雅高贵,表现了 “ 云象面网在头上飘荡,遍地鲜艳的花朵,在她脚下开放,这段的旋律极富于流动性。 5、第四圆舞曲(单二部曲式) 第一段:旋律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