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2017·椒江模拟)北宋与周边的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连年的战争,北宋军队负多胜少。这一“积弱”局面的形成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直接有关的是( ) A.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 B.增设机构,官僚机构膨胀,军费开支过大 C.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D.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答案】C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虽然起到了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但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理解。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答案】A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为了改变唐末以来“长枪大剑”武将跋扈的局面,防止武将专政,割据分裂,北宋开启“偃武兴文”,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宋代士人受到普遍的尊重,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宋代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在防止割据分裂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A项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是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采取重文轻武国策的原因。 二、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3.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的统治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因此北宋应该处于南方,C、D项不符合史实,错误; 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权,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灭北宋,因此A项不符合史实,错误; 北宋时期,与西夏和辽均有战有和,但保持了更长久的和平状态,三方形成了政权并立的局面,故B项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时期政权并立的局面。解题关键是掌握北宋时的政权并立局面。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北宋与辽、西夏的并列考点的理解。本题考查的是积极影响,而第一项是消极影响,可用排除法排除。根据八上《历史与社会》第101页小字资料,可以得出第2、3、4项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的影响。 三、南宋与金的和战 5.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我国总体上处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岳飞抗击的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回纥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有关知识。岳飞抗击的金政权,是女真族建立的。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岳飞抗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