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5980

【最新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评估试题(人教版,含解析,含2013试题)

日期:2024-06-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326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试题,及其,2013,解析,人教,评估
  • cover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三) 第三章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 2.(2013·肇庆高一检测)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4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加入等量水中,看溶解能力差异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4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4.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D.Fe2+被溴氧化成Fe3+ 5.下列图像表示Al3+与Al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其中正确的是(  ) 6.从反应类型的角度来看,下列化学反应中,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析出铜 C.金属钠投入水中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D.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加热生成金属铁 7.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B.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 Al+2OH-+H2O====Al+2H2↑ C.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D.铜片插入到AgNO3溶液中:Cu+Ag+====Cu2++Ag 8.(2013·南昌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去除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9.(双选)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10.(2013·南昌高一检测)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后消耗的多 C.加热前和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 D.不知NaHCO3和Na2O2的含量无法确定 11.把4.6 g钠放入10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l-浓度不变 B.溶液仍有浑浊 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 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 12.(2013·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 A.向Na2CO3溶液加入CaCl2溶液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13.(2013·武汉高一检测)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52 g,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 A.Na和K B.Mg和Al C.Cu和Al D.Al和F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