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62029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59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题目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 年级学科 八年级历史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及主要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学生表达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析法;启发法;设疑提问法;情境创设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运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软件:word、 ppt、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本课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评价论证能力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近代中国涌现的许多著名人物中,安徽籍的名人很多,你能数出几位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导入:我今天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两位人物:陈独秀、胡适。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胡适,安徽绩溪人,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一生获得30多个博士头衔。他们俩参与、领导了我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今天,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走进新文化运动。 播放幻灯1: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研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过渡: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的,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那么,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什么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讲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被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与此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两种思潮同时出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播放幻灯2,3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应该讲它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请看课本“动脑筋”题目,分组讨论回答,谁先想到先回答。 播放幻灯4(“课堂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参与讨论、明确: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它是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不是几个人凭空编造出来的。 播放幻灯5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陈独秀等人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认为国民的思想很陈旧,要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就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样新文化运动兴起。 板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动手设计简单表格,找出和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兴起标志和主要阵地。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准、填得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