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63068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5.4《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3762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课标,北师大,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身高的变化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身高的变化》是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4节。《身高的变化》是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所以教科书呈现了“身高的变化”的内容,意图让教师体会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使他们想到用数据,愿意用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创设了淘气的身高的变化以及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一到六年级)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在教材提供的折线统计图框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在“试一试”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体会求平均数和分段统计的特点。通过教材一系列素材的充分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引导学生经历对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多种能力,渗透推理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 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难点 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 填一填。上图是( )统计图。(2)张亮第( )次数学成绩最低,第( )次数学成绩最高。2.看图回答问题。观察、分析上面的统计图,你能看出什么?由此你又能想到什么?把你看出的、想到的写在下面。十月份销售的羊毛衫最多,七月份销售的最少,说明十月份开始换季了。导入新课师: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也为儿童健康敲响了警钟。定期体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课件出示:师:能说说淘气和笑笑他们正在体检什么项目?师:淘气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他把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身高情况都整理到统计表里了。他想把自己的身高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进行对比,现在我们就帮助他来比一比吧。 板书课题:身高的变化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他们正在测量身高。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讲授新课 一、制作折线统计图。师:这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课件出示:师:看完统计表,大家有什么想法?反馈:统计表不好看出淘气身高有什么变化,还是制成统计图,看起来更加直观。师:要想直观的反映淘气的身高变化,应该选用什么统计图呢?师:要想在同一幅图中表示出淘气的身高变化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变化,我们该怎么做呢?反馈:可以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先制定图例,用红色的折线表示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蓝色的折线表示淘气的身高。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课件出示:师:观察统计图,说说你发现什么?反馈:统计图纵轴下面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知道?引导学生得出:统计表中的数据最小是115,可以把110以下的数省略,所以下面一段表示省略了一些数据。师:现在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在课本63页完成统计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