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6620

中国古代课标教学内容解读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30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代课,教学内容,解读
  • cover
课件105张PPT。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中国古代史新的变化与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内容编排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四、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在每一时期下设有若干学习要点,总共是40个学习要点。 第一、学习内容丰富了。 第二、学习要求降低了。 第三、完整地概述了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线索,较实验课标相比,更加详细。(最突出的变化)比如先秦史:《课标》表述为“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第一,夏是第一个王朝。夏的主要特点有了。(政治) 第二,商朝算信史时代(有籍可查的历史),国际承认,因为有文字记载。(文明) 第三,商朝最主要的成就是甲骨文和青铜器。 第四,西周最主要的制度特点是分封制。(政治) 第五,春秋的时代特点是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第六,战国是大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的铁器牛耕,政治上变法转型,文化上自由开放,百家争鸣。 修订版《课标》的特点是强调了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按照历史上时期把历史内容分为7个阶段,实验版《课标》,则是在时间为主线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单列为两个专题。比如把原来的科学技术专题下“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思想文化下的“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放到了夏商周时期“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中国古代史各个历史分期 具体内容的变化史 前 时 期《课标》去掉了原始人类、元谋人的要求,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元谋人的删除多是由于现代考古学的诸多成就,似乎可以断定元谋人并非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增加“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学视野,不只是知道历史知识更要知道基础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关于河姆渡和半坡的知识点也增加了“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样的表述也是基于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知识方法的统一。《标准》为什么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史前时期”呢? 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史前时期”是从历史认识的角度上而言的,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其上限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开始,下限至夏朝建立之前,时间大约是一百多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左右。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有哪些要求?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一时期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到三个学习要点:一是北京人的发现; 二是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三是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具有典型性的史事及传说,了解我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大致进程。《标准》提到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是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上提出的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历史时,就初步了解到:我们所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