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那不勒斯舞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知道这是一首小号演奏曲。 2、知道《那不勒斯舞曲》是选自的作品《天鹅湖》 3、了解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4、能够分辨出《那不勒斯舞曲》的音乐主题,并能够说出听后音乐感受。 【教学重点】 1、聆听《那不勒斯舞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能够分辨出《那不勒斯舞曲》的音乐主题,并能够说出听后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那不勒斯舞曲》的音乐主题,并说出其听后音乐感受。【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哼唱的方式来感知音乐的旋律及音乐的情感。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材分析】: 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都是把强音放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形成切分节奏感,颇有特色。第二乐段的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 速度稍慢而富有表现力,显得有条不紊。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是热情奔放的塔兰太拉风格的舞曲,旋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塔兰太拉舞曲的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2、言语导入: “《我的太阳》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歌曲,这首歌曲流传的非常广泛,众多歌唱家争相演唱这首歌曲。如:三大男高音帕瓦罗帝、多明戈、卡雷拉斯和戴玉强等。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大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今天,让我们欣赏一首具有那不勒斯风格的旋律,那就是《那不勒斯舞曲》。” 3、聆听歌曲:《那不勒斯舞曲》 回答问题:(1)演奏乐器?(钢琴、小号、小提琴) (2)说一说你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4、介绍歌曲:《那不勒斯舞曲》 5、介绍乐器:小号 “谁能够说一说你对小号的认识?” 6、聆听《那不勒斯舞曲》主旋律 7、介绍作者:柴可夫斯基 二、歌曲学习 1、歌曲分析: 《那不勒斯舞曲》是芭蕾舞剧《天鹅湖》中一段由小号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旋律。 2、聆听乐曲音乐主题,分析歌曲: 【注: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并在黑板填写答案。】 第一部分:小号以弱起小节开始,用中速独奏出高贵、 典雅的第一主题。 第二部分:小号以附点节奏开始,用中速演奏出高贵、 典雅的第二主题。 第三部分:小号发挥其演奏技巧,演奏出慢—快—慢的速度变化。 使欢快、 热烈、奔放的旋律达到了乐曲的高潮。 3、聆听其他版本《那不勒斯舞曲》 小号、小提琴、现场版 4、小结。 “欢乐的旋律带给小朋友们无限的快乐,希望你们能够喜爱这堂课,喜爱意大利拿波里风格的歌曲!” 《我的太阳》戴玉强;《桑塔露琪亚》 【教学反思】 《那不勒斯舞曲》选自人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三课的歌曲,乐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 本节课,我以播放意大利著名歌曲《我的太阳》作为导入,使学生们认识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意大利风格的音乐有关,从而引入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在歌曲赏析的过程中,我将乐曲分为三个部分,使学生分别聆听乐曲主题来进行分析,从乐曲速度、主题出现次数和听后感受三个方面回答问题。最后,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从不同的音乐和乐器角度来感受歌曲,拓宽学生音乐欣赏视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