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76976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 音乐 第8课 锣鼓歌 教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8课,锣鼓
  • cover
《锣鼓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锣鼓歌》,从而感受河南民歌的热闹、欢快,逐步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锣鼓歌》。 3.认识锣、鼓、钹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4.能与同学合作,用演唱、声势动作、演奏等方法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 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锣鼓歌》。 教学难点 能与同学合作,用演唱、演奏等方法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首先欣赏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觉是什么,是怎样一个气氛?里面有哪些你见过的打击乐器? 生:欢快、热闹。有锣有鼓有钹。 师:同学们听得仔细,说得准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打击乐器的图片和发出的声音。(出示课件) 今天呀,来了三位小朋友,请同学看看三位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呀?(敲锣打鼓)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比他们还要出色。我们一起来试试这三位小朋友的节奏。(介绍打击乐器发出声音的节奏) 下面我们就学习由河南小朋友带来一首河南民歌。 二、学习歌曲《锣鼓歌》 1、初听歌曲《锣鼓歌》。 师:请学们同仔细聆听歌曲《锣鼓歌》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热闹,欢快的情绪。 请同学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在聆听一边,听得过程中可以随音乐摆动身体。 2、学习歌曲《锣鼓歌》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出示课件) (1)模仿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学生齐读歌词。 (3)师生配合朗读歌词。 (教师强调有附点的地方要加长, 并纠正有错 之处 ) 。 2.听唱歌曲《锣鼓歌》 (1)熟悉旋律,注意唱歌状态。 (2)体会歌曲的情绪。 (教师强调有附点的地方要加长, 并纠正有错 之处 ) 。 2.听唱歌曲《锣鼓歌》 (1)熟悉旋律,老师教唱歌谱。 (2)老师弹唱一句,同学们跟一句。 3.学生完整聆听老师弹奏旋律,心里默唱。 4.完整演唱歌曲《锣鼓歌》。 5.视唱旋律。(师生配合唱歌曲) 三、揭示课题,认识三种民族打击乐器。 1、介绍河南锣鼓中使用的三种打击乐器:鼓、锣、钹,聆听各乐器的音色,学习演奏方法。 2、用“咚”和“锵”模仿鼓、锣的声音打花样。注意“咚”念出河南方言的韵味。 花样一: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咚咚咚 锵锵锵 咚咚咚 锵锵锵 花样二: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咚锵 咚锵 咚咚 锵,咚锵 咚锵 咚咚 锵。 师:看指挥做出强弱变化。 口念———口念+声势———口念+声势+乐器 3、请几位小朋友尝试演奏锣、鼓、钹,其他同学声势伴奏。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将打击乐器融入到歌曲中去,边唱边表演歌曲。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河南民歌《锣鼓歌》,认识并且演奏了几种民族打击乐器,以后我们将继续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独特的音响效果,体会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下课) 湘版小学二年级第八课 《锣鼓歌》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二十四小 郭春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