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81415

湖南省益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70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益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 cover
湖南省益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3分)为下面文段中①②处选择正确的字形,③处选择正确的字音。(只填序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①bèi(A.备 B.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②wō(A.蜗 B.窝)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③(A.xiān B.qiàn)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①处 ②处 ③处 2.(3分)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面深化自身改革,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 ,在抢险救灾前线 ,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奥运竞技赛场 。 A.奋勇争先 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B.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奋力攀登 C.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D.奋力攀登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3.(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墨画中的意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 。 。 。 ①王国维的“境界说”确立了意境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②到了唐代,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首次提出“意境” ③后来司空图提出的“思与境偕”将意境引入美学范畴 ④“意境”最早源于《诗经》中的“兴”,意指通过描绘客观情感,使人回味无穷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4.(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气势磅礴的盛世华章。珠玉在前,14年后的冬奥会开幕式如何实现突破,展现中国风采?在冲突频仍、猜疑升级的当今世界,如何借助艺术的力量发出和平之声?这是我们导演团队成立之初就苦苦思索的问题。如今,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成功交出了这些问题和令人满意的答卷。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运会开幕式”“中国风采”“当今世界”“艺术的力量”是结构相同的短语。 B.“如何借助艺术的力量发出和平之声?”该句的问号表达出了强烈的反问语气。 C.“这是我们导演团队成立之初就苦苦思索的问题。”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是问题”。 D.“珠玉在前”运用比喻修辞,把奥运会开幕式比作“珠玉”,表现了开幕式的华美。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成功回答了这些问题。 B.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C.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我们成功回答了这些问题,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D.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我们成功交出了这些问题和令人满意的答卷。 5.(3分)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 创作的著名科幻小说。 (2)读完《海底两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尼摩船长,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尼摩船长,还是一位坚定勇敢、果断冷静的尼摩船长。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其中某个方面的理解。 6.(7分)按要求填空。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3)天大寒,砚冰坚, ,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沉醉于村风民风的淳朴,由衷感慨“ ”,并表示今后若有机会乘月闲游,必将“ ”。 (5)“ ,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它可用来赞美爱岗敬业、奉献不止的精神。 7.(9分)班级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