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学习 (课本P16-18页) 1.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如何? 2.反射的定义和结构基础是什么? 3.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 4.什么叫兴奋?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什么形式传导 又叫什么 6.未受刺激时和接受刺激后,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 分别是怎样的? 7.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与哪种离子有关? 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与哪种离子有关? 树 突 髓鞘 细胞体 轴 突 轴突末梢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元 细胞体 突 起 树 突 轴 突 神经纤维 外包髓鞘 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 大脑:大脑皮层有许多功能区 小脑:动作的协调性 脑干: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反射和传导 缩手反射 思考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天生的、不自觉的反应。 后者是后天训练的、自主的反应。 反射类型 形成 反射中枢 举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的概念 在 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 . 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应答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遗传获得先天性反射 后天训练获得,后天性反射 脊髓 大脑皮层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排尿反射 谈虎色变 望梅止渴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多次结合 (食物) 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建立 条件反射的建立: 2、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传入(感觉)神经末梢 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节 脑或脊髓内 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依据: 看有无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无神经节的为传出神经 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 完成反射必须的条件: 1.完整的反射弧 2.相应的刺激 + + 图1 a b + 图2 a b 刺激 - + 图3 a b + + - 图4 a b 静息时 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刺激端变为负电位 刺激端恢复正电位 另一端变为负电位 刺激端恢复正电位另一端仍为正电位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 电流表 刺激 兴 奋 P17图2-1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结论: 两次偏转,方向相反 神经元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 组织液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探讨:阅读课本P18小字部分,说说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和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情况? 静息电位: 原理: 未受刺激 受刺激 动作电位: 原理: 未兴奋(静息状态) 兴奋状态 外正内负 K+外流 外负内正 Na+内流 思考:K+外流、Na+内流,是哪种跨膜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 特点:双向传导 兴奋传导的方向和膜内、外电流的方向关系?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1)未受到刺激时的膜电位:_____ (2)兴奋部位的膜电位:_____ (3)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_____ (4)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 , 这样就形成了 。 (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 ;在膜内由 流向 。 小结: 当堂训练 2、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 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3、神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