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任何一种能够持续存在的统治,(民众)要有起码程度的自愿服从性。 ———参见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刘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卷网-,1987年,第108页。 基于传统的神圣性 基于统治者个人的超凡魅力 基于民众幸福感满意度 材料1: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苏联兴亡史》 思考1:结合地图和材料1,指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 ① 政治: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进攻 ② 经济:粮食短缺、经济困难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工业 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分配 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 材料2: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苏联史》 实质: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思考2:据材料2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是? 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1920年苏俄民谣,来源于姚海:《俄国革命》,北京:人民-出卷网-,2013年,第65页 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4: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的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暴乱的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1921年2月28日,15000名水兵参加暴乱,参加暴乱者多数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张建华《俄国史》 积极作用: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局限性: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但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苏]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企业国有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 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手段 行政手段,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商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2、回归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材料 杰儿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但是苏维埃政权却做到了。为了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