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8901

语文六年级上鲁教版5.27《女娲造人》说课课件12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898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语文,六年级,教版,5.27,女娲造人,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女娲造人一、说教材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女娲造人》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作者以各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创新思维。 第五单元学习了朗读和勾画圈点,本单元尤其是本课将继续练习朗读和勾画圈点,为后面的学习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一、说 教 材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重点: 1、多角度合作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想像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像 。二、说 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兴趣激学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讨论探究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情境教学法:可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三、说学法 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激发起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环节三:研读赏析 环节四:合作探究 环节五:课后作业 环节六: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图片导入法,消除学生上课初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设计的导语是:辨析中国古代神话图,指出名称(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呢? 导 入 激 学1、导入新课: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切盼你们的回应:《风俗通》和《女娲造人》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由此进入“故事推荐”环节 。作者及文学常识: 袁珂: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代表作:《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字词小测试: 女 娲 澄澈 莽莽榛榛绵延 wāchěngchè(zhēn)(mián) 这样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自由朗读课文,绘声绘色复述课文3、研读赏析: (1)比较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研讨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像力? (2)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词句,并谈谈你的体会。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两个问题一脉相承,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像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像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4、合作探究: 通过讨论法、合作探究法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5、课后作业:情景一:欣赏图片《后羿射日》,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像,联成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 情景二:借想像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再编一则《女娲造人》的故事,去和袁珂比一比。拓展思维,试试你的想像力! 针对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