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03920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527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七)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风从水上走过, ;骆驼从沙漠上走过, ;哨鸽从天空飞过, ;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A.留下粼粼波纹 留下串串欢韵 留下深深的脚印 B.留下串串欢韵 留下深深的脚印 留下粼粼波纹 C.留下粼粼波纹 留下深深的脚印 留下串串欢韵 D.留下串串欢韵 留下粼粼波纹 留下深深的脚印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秘诀 宽宥(yòu) 冠冕(miǎn) 箪食(shí)壶浆 形消骨立 B.赃物 摇曳(yì) 行(háng)事 心无旁鹜(wù) 如雷贯耳 C.作缉 亵(xiè)渎 星宿(sù) 面面相觑(qù) 鹊巢鸠占 D.箴言 赧(nǎn)颜 省(xǐng)得 矫(jiǎo)揉造作 言不及义 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呜咽(yàn) 睿(ruì)智 奔驰 道歉 义无返顾 B.咀嚼(jué) 疮(chāng)痍 雄辨 享誉 风尘仆仆 C.点缀(zhuì) 贫瘠(jí) 澎湃 浩瀚 鼾然入梦 D.欺侮(wǔ) 矗(chù)立 惦记 震撼 神采焕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随着淮剧表演和发绣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盐城传统文化的熏陶。 B.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谍战剧《胭脂》最近在多家卫视热播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广泛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D.能否正常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5.下列关于《寂静的春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书的作者是一位研究鱼类和野生资源的海洋生物学家。 B.该书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卡森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 C.过分使用杀虫剂会制造“死亡之河”,长期缓慢的危害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D.作者在书中较多使用科学专业术语,是为了证明科学一定会战胜自然这一现实。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五堰街头万人空巷,无比热闹,行人摩肩接踵。 B.我妈妈说话真啰嗦,总喜欢把一句话翻来覆去地说几次,生怕我没有听清楚。 C.他的身体似乎出了点状况,只要略略用点气力,就会目眩神迷。 D.体育老师帮我们调整的队列,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站在了最合适的地方。 二、句子默写 7.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大漠孤烟直,_____。 (2)_____?松柏有本性。 (3)乡书何处达?_____。 (4)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 (6)_____,寄身于草野。 (7)其间千二百里,_____,不以疾也。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了以下任务。 (1)【溯源“和”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和为贵”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浩如烟海,不胜枚举。政治方面有“礼之用,和为贵”,经济方面有“和气生财”,家庭方面有“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军事方面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外交方面有“和平共处”等。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得出的结论和启示是什么? (2)【探讨“和”内涵】同学们根据之前搜集的有关“和”的词语,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 A.同学说:“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 B.同学说:“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 C.同学说:“和”是“ ”,是 , 。 (3)【共建“和”社会】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四、名著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以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