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称 必修一《11.1面对经济全球化》 学科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利弊,正确面对全球化趋势,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中国道路,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从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法治意识 提高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树立道路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以及教学情感的传递。 启发式:通过教师的提问或者讲述使学生产生思考与启发。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课后自我总结与反思。 议题探究法:对教学重难点可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市场上有哪些外国品牌,外国市场有哪些中国制造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议题讨论: 根据刚才的学生提出的品牌以及播放视频“没有全球化的一天”分析概括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或者经济全球化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 教师总结: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教师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从家电、汽车到服装、食品,“洋货”随处可在;我国制造的商品也走出国门,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 made in China。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接下来具体感受经济全球化。 议题情境: (图片展示)一部华为手机,目前华为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作为一家科技强企,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拥有17万员工,服务于全球近30亿客户,而且在多个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通讯设备全球第一,网络设备全球第一,核心路由器全球第一,5G专利技术全球第一,光伏逆变器全球第一,路由器运营商业务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海底光缆全球第一等二十多项第一。一部华为手机的生产由多个国家完成 思考: 小组讨论,为什么一部手机要由许多国家生产? 教师总结: 一个产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讲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 议题情境: 从材料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华为手机不仅国内畅销,与此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热销。 教师总结: 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许多国家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贸易的全球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而外贸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的推动是举足轻重的。 议题讨论: 结合材料分析华为最近正式获得英国政府规划许可,计划在剑桥建设一处研发制造中心。本项目第一阶段投资高达10亿英镑,预计将成为华为光电业务的海外总部反映什么现象 教师总结: 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技术与信息全球化、消费全球化、规划全球化等。 议题活动: 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 议题讨论: 请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