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913939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47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版,八年级,上册,三节,动物,运动
  • cover
教学主题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在学习了动物类群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总结动物的运动方式。《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有关的要求是“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材中先利用图片来让学生来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了初步的 认识,加上自身的生活体验,学生对动物的运动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运动系统的组成,尤其是肌肉、关节、骨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没有感性上的认识,因此骨、 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是本节的难点。但是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 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合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4.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合作学习以及表达能力。2. 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3、通过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生命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关注身体健康。2.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的技术:PPT、视频、图片、动画、实物、模型、思维导图、班级QQ群等。2、各环节使用情况及预期效果:(1)课堂创设情境导入时,播放视频“动物的各种运动“,展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不同的运动方式,根据学过的内容说出运动方式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直观的视频让学生体验运动过程,激发兴趣。(2)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时,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跟着做动作,然后体会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运动。出示家兔的骨骼模型对照模型说出人体主要的骨骼名称。小组观察完整的鸡翅,通过观察了解肌肉在骨上的附着情况。出示关节结构模式图,认识关节的结构。对照PPT中的图片说出人体的关节都有哪些。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对运动系统的组成有感性的认识,实验观察实物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时,通过自身体验、图片和动画,理解三者之间的协作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课后的模型制作进一步加强理解。(4)课堂小结时,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高度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利于巩固知识。(5)课后的模拟制作,借助QQ群数字化平台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同时促进学生反思和提升。老师多方面评价和鼓励学生的模型制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一组不同动物运动的视频,展示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图片,提出问题:1.请你说出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并且说出它们的生活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