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音乐钟 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心底的无限遐想,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找、唱、演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了解作品结构,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与技能:能分辨并排列主题音乐和插部,体验和理解乐曲的结构,从而了解回旋曲式结构。通过对乐器音色和对乐句的感受进行人物形象的想象,分析并用动作表现作品中各部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维也纳的音乐钟》是湖南文艺-出卷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八课中的一首欣赏作品,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1882~1967)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王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等身心特点,本课围绕音乐主题,通过听、找、唱、演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感受和体验美妙的乐,区分主题音乐和插部,了解什么是回旋式曲式。我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加进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通过描述音乐作品的故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创编环节加进了表演国王、公主、乐队等人物的活动,让同学们用心聆听音乐,并通过“找一找、跳一跳”来区分主题音乐和插部,通过本课的音乐结构探索和思考“回旋曲”的曲式结构,最后通过与“演一演”的方式完整表现音乐。通过本课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今后敢于分析音乐作品,鉴赏音乐,用敏锐的耳朵、智慧的大脑、用心去翱翔音乐的海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堂围绕音乐主题,从听、找、唱、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并能听辨出主题音乐和插部,了解回旋曲式。 难点:通过对作品欣赏和分析,表现音乐形象,初步了解回旋式曲式。学生对西洋乐器了解较少,乐器听辩将是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乐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这里是音乐之都———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今晚,美丽的公主将在维也纳宫接见一位传说中的英雄———老兵哈里。这个哈里常常跟别人说:我可以把烈马训得服服帖帖;我曾单枪匹马战胜拿破仑!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公主很想认识认识他。(1分钟) 1、音乐情绪 听,什么声音?(播放音乐)你觉得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你觉得乐曲的音乐情绪怎样?(欢快的)(4分钟) 2、揭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由至今仍享誉世界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作的表现人们热烈的欢迎哈里的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播放乐曲)(2分钟) 二、赏析乐曲 3、了解音乐主题 1)唱主题 你能哼出印象最深的乐句吗?(学生哼唱)这就是乐曲的主题。拿出你们的指挥棒,让我们唱唱这欢快的音乐主题吧!(5分钟) 2)找主题句 这个主题在音乐中共出现了几次?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当你听到音乐主题就立刻起立,主题句结束立刻坐下。(播放音乐) 3)主题句一共出现了几次?(4次)如果我用4个A来表示4次出现的主题,你能说出每次出现的不同之处吗?(强弱、乐器、演奏形式)(3分钟) 4)你能听出它们的演奏乐器并模仿演奏一下好吗?(6分钟) A1木管、圆号、钟琴等 A2小号 A3长笛 A4小号、木管、圆号、钟琴等 5)表现主题音乐 同学们真厉害,听辨乐器也难不倒你们,那就让我们在主题句出场时,边踏步走 边模仿演奏乐器吧!全体起立。(2分钟,至此约25分钟) 4、插部 1)你们真像个军乐队在表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