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2097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世界)古代史知识梳理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223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世界,古代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基础知识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实行宗法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2)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 (3)行政管理体制: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 2、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①基本情况: 分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姻亲、古代帝王后代、前朝旧贵族。 分封原则:按宗法血缘关系,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分封内容:土地、物资、武装、人口。 分封目的:以藩屏周,拱卫王室。 诸侯义务:服从政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提供劳役、随军出征等。 层层分封: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形成金字塔结构。 ②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间接统治,中央集权程度不高。 ③评价: [1]国家政权更加严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政治秩序,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拥有至尊权威,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2]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统治区域。促进中原地区与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西周政治文化影响力,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诸侯独立性相当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不利于中央集权。 (2)宗法制: ①含义: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政治经济权益,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特点:将血缘宗法关系与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即政权与族权结合。 ⑤评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强化王权,形成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强化了贵族的特权地位,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中国社会结构影响深远。 (3)礼乐制度:周礼 目的:维护分封制、宗法制。 ②评价: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 (4)总述:商周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王位世袭,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建立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实行间接统治,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 3、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政治局势:王权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国家分裂动荡。 (2)政治体制: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改革变法,封建君主专制体制逐渐确立。 (3)阶级结构: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壮大,奴隶主旧贵族衰落。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机构设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即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辅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九卿分掌具体事务,是职能部门。各官职互不统属、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加强皇权。 (3)朝议制度:三公论政、集思广益、减少君主专制的决策失误。 2、地方机构设置:削弱地方权,加强中央集权 (1)废分封、郡县制: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县令、县丞、县尉)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2)意义:郡县制区别于分封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选拔和考核官员制度:一种是中央自上而下考核,一种是官员自下而上汇报政绩,根据考核结果厉行赏罚。 4、法律制度:法律细密严苛,轻罪重罚,是加强皇权、中央集权的工具。 5、军事措施: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2)开凿灵渠,统一岭南。 (3)开辟“五尺道”,统一西南。 6、评价: (1)秦朝的统一,扩大了帝国疆域,推动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