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2374

4.6 光的偏振 课时同步练(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55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解析,原卷,一册,必修,选择性
    第四单元 光 第6课 光的偏振 激光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横波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答案】C 【解析】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光的偏振是光沿特定方向振动且与传播方向相垂直,则光的偏振说明是一种横波,故B不符合题意;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波长变短,则条纹间距变窄,故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说法错误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灯光夜间照着自行车“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照相机的镜头表面镀有一层膜,使照相效果更好,是利用了光的衍射 C.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 D.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答案】C 【解析】自行车“尾灯”为全反射棱镜,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照相机镜头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C符合题意;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3.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常用激光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 ) A.相干性好 B.反射性好 C.亮度高的特性 D.平行性好 【答案】A 【解析】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常用激光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相干性好.故选A. 4.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做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 ) A.亮度高 B.平行性好 C.相干性好 D.波动性好 【答案】C 【解析】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常用激光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相干性好以及单色性好.容易发生干涉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对光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光的干涉引起的 B.光导纤维导光主要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光的衍射现象表明光不沿直线传播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纵波. 【答案】C 【解析】光的色散可能由光的干涉引起,也可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故A错误;光导纤维应用了光的全反射,故B错误;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不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B.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从膜的前表面和玻璃表面反射的光相互加强 【答案】B 【解析】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错误.立体电影是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故B正确.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故C错误.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即增透膜,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从膜的前表面和玻璃表面反射的光相互减弱.故D错误.故选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猫眼”扩大观察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