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2408

3.3 波的反射、 课时同步练(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367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材,必修,选择性,人教,新教材,同步
    第三单元 机械波 第3课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一、基础巩固 1.如图,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A、B图)或障碍物(C、D图),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甚至比波长还小。图中孔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差不多大两倍,衍射不明显,故A错误;图中孔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还小,能发生明显衍射,故B正确;图中障碍物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大好几倍,衍射不明显,故C错误;图中障碍物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还小,能发生明显衍射,故D正确.故选BD. 2.如图为演示波的衍射装置,S为水平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没有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C.移动N板使狭缝间距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D.当A点振动后,挡板两边的波纹间距相等 【答案】BD 【解析】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者小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根据这个条件,本题需减小狭缝的宽度或增大波长,即可求得.处没有振动说明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减小狭缝的宽度或增大波长.所以C是错误的.要想增大波长,由知,当减小时,增大,所以B正确,A错误.发生衍射前后,波速,波长都是不变的,D正确.故选择BD. 3.如图为波源O传出的一列水波,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通过孔A,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波通过孔B,不发生衍射现象 C.波遇到障碍物C,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波遇到障碍物D,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AD 【解析】观察图,孔B和障碍物C尺寸明显大于波长,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但仍然有衍射现象,只是不明显,不易观察;孔A和障碍物D尺寸小于和接近波长,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4.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该波波源从O点沿x轴正向运动,则在x=2000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BD 【解析】波沿正方向传播,此时a向下振动,b向下振动,A错;波长为4m,周期为,0.01s时间内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2A=40cm,B对;该波的频率为50Hz,在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相同,C错;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对; 5.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衍射,衍射后的水波( ). A.波长增大 B.周期增大 C.频率减小 D.振幅减小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水波发生衍射现象,由于频率不变,则周期也不变,因绕过阻碍物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叫波的衍射,由于波速不变,则波长也不变,因振动能量的减弱,导致振幅减小。波长增大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周期增大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频率减小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振幅减小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6.古语云:“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现象是声波的 A.反射 B.折射 C.干涉 D.衍射 【答案】D 【解析】声波的波长比较长,它能绕过一般的障碍物而被另一侧的人听到,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就产生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D正确;故选D。 7.水槽内有一振源振动时产生的水波通过一个空隙发生衍射现象,为了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空隙宽度 B.减小空隙宽度 C.增加振源的振动频率 D.减小振源的振动波长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