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2410

3.4 波的干涉- 课时同步练(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86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一册,必修,选择性,人教
    第三单元 机械波 第4课 波的干涉 一、基础巩固 1.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这是声音的共鸣现象 B.绕正在发音的音叉为圆心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 C.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的磐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 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 2.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设两列波的周期均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刻O处的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 B.M、P两处的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M处的质点将向O点处移动 D.从此时刻起,经过,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且此时位移为零 3.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相差不大,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C.声波是横波 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4.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种类的波只要满足一定条件都能产生干涉和明显的衍射现象 B.波只要遇到障碍物就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只要是两列波叠加,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D.对于发生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它们的振幅一定相同 5.如图,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入,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了5个振动加强的区域,如图中实线所示。P是振动加强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 B.S1的传播速度大于S2的传播速度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强,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弱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峰不一定传到P点 6.两列水波周期均为2×10-2s、振幅均为1cm,它们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表示B点的振动图象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机械波a和机械波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波的速度比a波的速度大 B.b波的波长比a波的波长大 C.b波的频率比a波的频率大 D.这两列波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 8.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9.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左边的波先到达中点M B.两列波波速之比为1:2 C.中点M的振动总是加强的 D.绳的两端点P、Q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10.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的x1=0、x2=16m处,质点P位于x轴上的x3=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振动周期T=0.1s,传播速度均为v=80m/s.波源S1的振幅A1=3cm,波源S2的振幅A2=4cm.则从t=0到t=0.35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 A.98cm B.14cm C.56cm D.68cm 二、拓展提升 1.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 A.2 B.4 C.6 D.8 2.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传到A点的同时,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另一列横波恰传到B点,这一时刻A、B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两列波的波速相同,波长都是2m,质点的振幅都是2cm,继续传播足够长的时间后(  ) A.质点M的振幅是2cm B.质点M的振幅是4cm C.质点N(1.5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