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3922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2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四,输血,血型
  • cover
《输血与血型》 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这节课是介绍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后的一个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要注意什么?血型的分类如何?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成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内容已经使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一章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输血推测,并增强推理能力。 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对讨论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通过无偿献血制度的宣传,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ABO血型的种型,输血的原则,输血与血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本课的课件。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探究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并宣读报纸报道,由于意外事故,有大量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伤员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急救? 二、新知探究 (一)血量与输血 1.交通事故后,伤者被送往医院,需要紧急输血。 [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2.[讲述]: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二)血型与安全输血 1.课件展示:输血技术的探索。 直观地发现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2.[提问]:你知道小故事中提到的ABO血型吗? [讲述]: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3. 课件展示:ABO血型系统分型的依据。 血型 凝集原 (红细胞) 凝集素(血清)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 抗A抗B 4.课件展示:红细胞凝集成团。 [讲解]: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5.[提问]: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你知道血型是如何鉴定出来的吗? [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背影知识]: 血型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A 不凝集 凝集 B 凝集 不凝集 AB 凝集 凝集 O 不凝集 不凝集 [总结]: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6.指导学生填写输血关系图。 (三)成分输血与无偿献血 1.出示照片:几种不同类型的缺血病人,提问对于不同的病人,输血时输入的血一样吗?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成分输血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 2.展示无偿献血照片 三 知识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教学反思 略。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