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53227

人教版(新)四上 第四单元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20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间或,教案,优质,乘法,末尾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材第48页例2、“做一做”、练习八3、4、5、6、7、8、10、11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2.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演示特快列车、普通列车,出示如教材第53页的例2图,提出: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尝试解答。 【新课讲授】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2)怎样计算? (3)怎样算简便?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思考: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 (4)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的方法计算,请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如果是用笔算得出结果,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竖式。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简便写法。 2.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2)怎样算简便? 探究: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 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3)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围绕简便写法进行讨论,探究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该与另一因数相乘,以及如何写这一位上的积。 【课堂作业】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订正。订正时,可以有针对性拿一些计算出现问题的学生的作业本实物演示,让大家帮忙找出错误的原因来,提出防止错误的建议并改正。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教材49页第3题,着重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有几个0,0的个数是如何确定的。 (2)列竖式计算教材49页第5题 3.先独立完成教材49页第6、7、8、10、11题,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4.关注生活 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课堂小结】 提问: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1)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相乘。 (2)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2.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