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53265

人教版(新)四上 第一单元 5.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194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产生,教案,优质,计数,十进制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重等)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 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 认识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