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53907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4971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学年,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1七上·伊通期末)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说①;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③;1519~1522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②;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④。正确排列为:①③②④,C正确、ABD错。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2.(2021七上·鲁甸期末)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 B.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完全一样 C.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规则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和B叙述错误;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故选D。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3.(2021七上·鲁甸期末)下列关于地球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反 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中心都是地轴 C.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D.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A叙述错误;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公转中心是太阳,B叙述错误;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C叙述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D叙述错误。故选C。 【点评】(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