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笔《悬针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书法中的悬针竖的形态。 2.初步学会悬针竖的写法、感知悬针竖的特点和变化;初步学会“千”“年”的写法。 3.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悬针竖的写法。 2.学会相关字“千”“年”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讲故事《王羲之吃墨》 2.问题:你看懂了什么? 小结:无论是学习还是写字,都不能随随便便,而是要用心钻研,持之以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肯下功夫,也一定能写一手好字,对吗? 3.回顾写字姿势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悬针竖的认识。 1.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外形。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悬针竖在形态上的特点:悬针竖的尾部是尖尖的。) 2.教师小结。 竖的尾部尖尖的象缝衣针的竖,叫悬针竖。(齐读:悬针竖) 3.写悬针竖。 (1)教师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悬针竖的写法。 师示范写(教师范写悬针竖,边写边讲解悬针竖的写法。学生同老师一起书空) (2)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 (3)详细讲解:悬针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4)写法:下笔稍重,垂直向下中锋行笔,(行笔速度匀速),收笔出锋。 图示: (5)写法要点: 1.笔锋横向切入后按笔 2.调顺笔锋,匀速向下行笔 3.至尾部时笔锋略按 4.顺势提锋收笔 (三)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四)学习小结心得 1.“悬针竖”常用于字的中间或最后一笔。 2.悬针竖的形态如一根钢针悬浮在空中,显示出挺拔、刚劲和锐利的质感。 3.悬针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都是相同的,即收笔出锋。 (五)学习书写带悬针竖的字。 1.出示范字。如:千 年 羊 2.让学生书空范字。 3.师生共同分析书写要领。 4.讲解并演示书写过程。 悬针竖。其形如针倒悬 ,故称悬针。其上部写法与垂露竖相同 ,只是收笔时将笔锋逐渐提起 ,笔画状如针锥。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6.评价并纠正错写:(自评、互评)纠正错写。用A.B.C等级评价。 三年级软笔书法评价标准 年级 等级 具体指标 评价 习惯 笔法 字法 章法 三 年 级 A 坐握姿正确 执笔、运腕正确 笔画书写正确;字体正确。 字体端正;纸面整洁。 B 坐姿正确 执笔、运腕基本正确 笔画书写基本正确;字体正确。 字体端正;纸面基本整洁。 C 写字姿势欠正确 执笔、运腕不正确 笔画书写不正确;有多个错字。 字体不端正;纸面不整洁。 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软笔《悬针竖》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使学生认识悬针竖,能分辨悬针竖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所以这堂课主要让学生临写基本笔画悬针竖,以临为主,临帖时要求学生用米字格对临帖上的范字,但要让学生马上掌握点画字形的特点,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临帖前先让学生观察悬针竖的形态特征,加深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掌握整个字的书写方法。书写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生易疲劳,不易持久,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学习书法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结合课件、视频、展台等教学方法,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 本堂课主要由这四部分组成:故事;小示范;小练习。为了改善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将书法的抽象转化为具象,联系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去初步感知悬针竖的基本形象特征,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悬针竖的了解,我展示了楷书基本笔画,引导学生通过悬针竖的形态特征来找出悬针竖。紧接着板图悬针竖的运笔图,引导学生观察该笔画的运笔方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空临”该笔画的运笔走向,再次加深学生的感知。最后,我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