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2873

苏教版(新)四上-第五单元 1.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99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解决,教案,优质,策略,题的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积之和、归一等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等策略。本单元是在三年级已学习的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册)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策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积(商)之和(差)、归一(归总)等实际问题,都是传统的经典问题,其数量关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实际问题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1、使学生经历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能正确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应用多种策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归纳的思想,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综合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来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2、列表整理和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1、归纳解题步骤。 2、灵活应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种是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一种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找到相应的条件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讲解例题 例一、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 指导: 从条件出发整理: 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 根据已知条件,将果树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题中信息进行简化,从而对已知条件了解的很透彻。 从问题出发整理: (文字方式整理)桃树:3行,每行7棵;梨树:4行,每行5棵。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列表方式整理) 根据问题分析需要从题中得到哪些条件,带着目的到已知条件中去寻找。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提问: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题? 指导:确定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3)列式解答,检验结果 列式解答:说一说每一步的列式的含义。 3×7=21(棵) 桃树的棵树 4×5=20(棵) 梨树的棵树 21+20=41(棵)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检验结果:把得数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4)小结 提问: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指导:首先,要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其次,要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最后列式解答和检验。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2、想一想 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如何解答? (1)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条件: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 先求出杏树、梨树各多少棵,再比较多多少。 (3)列式解答 杏树:8×6=48(棵) 梨树:4×5=20(棵)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48-20=28(棵) (4)检验结果 略。 3、练一练 教材第58页“练一练”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提问:你是如何整理题中条件的?小组交流各自的整理方法。 学生板演列式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