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5162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8797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党的,25张,课件,诞生,共产,中外历史纲要上
  • cover
(课件网) 还我青岛 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这引发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学校的青年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齐集天安门前游行示威,这就是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合作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难点: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本课时空定位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7年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国民革命开始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 01 五四运动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内背景 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矛盾尖锐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国际背景 一战期间,日美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五九国耻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顾维钧在电影《我的1919》台词 过程 第一阶段: 时间:1919年5月4日 中心:北京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主力:学生 形式: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过程 第二阶段: 时间:1919年6月5日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形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结果 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材料: “和约保留签字,我国对山东问题,自5月26日正式通知大会,依据5月6日祥在会中所宣言维持保留之后,迭向各方竭力进行,迭经电呈在案。此事我国节节退让,最初主张注入约内,不允;改附约后,又不允;改在约外,又不允;改为仅用声明,不用保留字样,又不允。不得已改为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而有妨将来提请重议。岂知时直至今午完全被拒。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危关系至巨,祥等所以始终不敢放松者,固欲使此问题留一线生机,亦免使所提他项希望条件生不祥影响。不料大会专断至此,竟不稍顾我国纤微体面,曷胜愤慨。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内省既觉不安,即征诸外人论调,亦群谓中国决无可以轻于签字之理,详审商榷,不得已当时不往签字。当即备函通知会长,声明保留我政府对于德约最后决定之权利等语,姑留余地。窃惟祥等猥以菲材,谬膺重任,来欧半载,事与愿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自此以往利害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