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5169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9090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5张,课件,过渡,社会主义,中外历史纲要上,成立
  • cover
(课件网)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ONTENTS 课标要求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本课时空定位 1949年 第一届政协会议 新中国成立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恢复经济 1950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三大改造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956年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召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 (共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计662人) (甲)党派代表(十四单位,正式代表一百四十二人、候补代表二十三人) 一、中国共产党(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林伯渠 董必武 陈云 彭 真 郑位三 王稼祥 陆定一 吴玉章 徐特立 刘澜涛 李维汉 李克农 安子文 候补代表:邢西萍(徐冰) 齐燕铭 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李济深 何香凝(女) 柳亚子 李德全(女) 张 文  李锡九 陈劭先 朱蕴山  三、中国民主同盟(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张 澜 沈钧儒 章伯钧 张东荪 罗隆基 史良(女) 周新民 楚图南 丘 哲 周四、民主建国会(正式代表十二人、候补代表二人) 黄炎培 章乃器 胡厥文 施复亮 胡子婴(女)  孙起孟 陈巳生 章元善 盛康年  内容 (1)会议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2)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统一的军队;在经济上,实行“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根本方针;在文化教育上,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团结互助,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原则。 标志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他们。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