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796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6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制作活动日历
  • cover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90页“制作活动日历”。 教材分析 “制作活动日历”这一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选择了4个小正方体木块作为活动材料,以“如何制作一个活动日历”为目标和载体,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这节活动课材料准备相对简单,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教师要通过问题引领,关注学生的全程参与,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学情分析 “制作活动日历”这一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任务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分配4个小正方体木块”到“每个小正方体木块的6个面的具体分工”,学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关键问题,组织讨论,帮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明确思路,再经过严密的推理和验证找到解决方案。同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更趋严密和深刻,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活动日历的制作方案。 教学难点 确定每个制作的步骤。 教具学具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交流欣赏 1.出示谜语,引出日历。 2.了解日历产生的历史。 3.欣赏个性日历。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活动日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了解日历产生的历史,以及对一些个性日历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制作活动日历的欲望。] (二)讨论方案,确定步骤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制作日历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从学生的爱国情感上入手,出示新中国成立的日子、第一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让学生在探索年、月、日知识的同时,注入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制作日历最基本的要素是:年、月、日、星期。 2.明确用具: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一个底座。 重点让学生理解活动日历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得出活动日历的含义。 3.分配用具:怎样分配这4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底座,它们各表示什么? 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用1个正方体来表示“月份”;1 个正方体来表示“星期”;其中“日期”数较多,用2个正方体来表示;底座表示“年份”。 引导学生把这四个小正方体放在底座内体验一下,发现底座的特征和作用。 4.设计“月份”:怎样用一个正方体表示“月份”?12个月份怎样分配到6个面上? 小组讨论,得出:每个面上写2个月份,同一面上的月份采用一正一反的书写方式。 5.设计“星期”:怎样用一个正方体表示“星期”?一个星期7天怎样分配到6个面上?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每个面代表一天,其中任意两天放在同一个面上。 (先研究设计“月份”和“星期”这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有了研究的经验,再去设计“日期”,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 设计“日期”:怎样用两个正方体表示“日期”,31天怎样分配到12个面上? 小组讨论探究,学生展示交流成果。 得出结论:两个正方体都有0、1、2;6和9用同一个数字;3、4、5、6、7、8任意分配在另外6个面上。 (在设计“日期”这个问题上,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数字应该出现在正方体上,学生得到:0-9,同时得到需要两个1和两个2,这时再让学生去把这些数字在两个正方体中进行分配,在分配的过程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