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懒乌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时钟滴答》之《两只懒乌鸦》 【研究问题】 能用诙谐、风趣的声音来表现两只乌鸦的懒惰和愚蠢。 【教材分析】 《两只懒乌鸦》是一首诙谐、风趣的儿童歌曲,它教育学生不能懒惰,要做个勤劳的人。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歌中多次出现四分休止符,增强了歌曲的幽默感。歌中“5”“6”的九度跳进,引出对比性的衬词句,“哎呀哎呀呀”虽无具体含义却表现了叙述者的多种表情,使旋律更有生气,很好的表现了对懒惰的蔑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针对这一特点,在本课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诙谐、风趣的声音演唱《两只懒乌鸦》。 2、尝试采用不同的语气和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通过表演音乐剧《懒乌鸦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不能懒惰。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诙谐、风趣的歌声演唱《两只懒乌鸦》。 【设计理念】 针对长久以来音乐教学中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现象,《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音乐的记忆首先从听觉入手,而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以直观为主。因此,课一开始,用电脑动画和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将学生引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景,情景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产生用音乐来表达自身感受的欲望。而创设的情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符合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2、实践体验,引导学习乐趣。 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进行歌唱、伴奏、舞蹈、表演的活动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我在教学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这种激励机制即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我觉得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更多巧妙的环节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课前音乐:《七只小乌鸦》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条长长的小溪,小溪的旁边有棵高高的大杨树,树上有个乌鸦窝,乌鸦妈妈在唱着歌,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乌鸦妈妈在唱她有几个小宝宝呢?(生:7个) 冬去春来,转眼间,小乌鸦们长大啦,小小的乌鸦窝已经住不下这么多乌鸦了,你们听,哗啦啦,小乌鸦们都飞向了外面的世界。只剩下两只乌鸦,我们来听一听他们为什么不出去呢? 4、播放《两只懒乌鸦》音频 你们觉得留下来的这两只乌鸦怎么样呀?(生:很懒惰) 对啊,他们真的是太懒了。听了小乌鸦的歌曲,我们走进小乌鸦的生活里,了解一下他们为什么这么懒不出去呢?但是要了解小乌鸦的故事,跟小乌鸦更好地交流,我们得先学会小乌鸦的语言,他们讲话和我们可不一样,请你先听老师来学一学小乌鸦说话。 老师按照节奏加律动读一读歌词。 2/4 × ×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