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70553

15.2《答司马谏议书》活动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94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2,答司马谏议书,活动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答司马谏议书》活动设计 前言:传统设计还是新课标活动作业设计?单篇活动作业设计还是任务群活动设计?浅碎教学还是内涵教学?文言教学的三重境界,是独立存在还是环环相扣?要达到“得意忘言”是否需要有赖于有较高素养的学生? 一、活动课标分析 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作者寓刚于柔的说理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理思维。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悟作者的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依托教材分析 《答司马谏议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属于文言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本文通过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针对司马光的责难,从高处入手,论证变法的名正言顺,令“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不攻自破,并且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的不良习气,表现了改革的决心与勇气。王安石称,变法乃“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之举:其制定法令的程序合理合法,先是“受命于人主”,而后“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再“授之于有司”。其目的则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为天下理财”。也正是因为变法为“度义而后动”的举措,所以致怨天下“而不见可悔”。除了正面的辩驳,王安石又宕开一笔,批判士大夫苟且终日,一味“守前所为”,对于这些人的指责,明确表示“非某之所敢知”,态度十分坚决。王安石所表现出的果敢与担当,与《宋史·王安石传》中所说的“三不足”精神相辅相成,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正是儒家士大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将激励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并坚定前行。 三、活动背景分析 通过高中必修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已有一定的基础,现在需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上一个台阶。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有很强的逻辑性,这是本活动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能不好理解,所以需要充分预习,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的资料,对课文内容先理解。然后再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课上我设计了不少学习方法去引导学生,比如:反复诵读法、阐释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五、教学重难点:   1、领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