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76919

4.4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课件 2022-2023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共30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582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方程式,2课时,课件,2022-2023,教版,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4.4 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第2课时 1.通过练习,初步学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通过分析信息,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 学 习 目 标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4.定一法 自 主 探 究 S + O2 SO2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C + O2 CO 点燃 这种方法适合一些 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凑数进行配平。 配平方法一:观察法 2 2 自 主 探 究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P + 5O2 2P2O5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配上计量数2。 4P + 5O2 2P2O5 再配平其他原子。等号后面磷原子的个数是4,在等号前面P前面配上计量数4。 P + O2 P2O5 配平方法二:最小公倍数法 CO + O2 CO2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短线变等号。 CO + O2 CO2 2 CO + O2 CO2 2 2 配平方法三:奇数配偶法 配平方法三:奇数配偶法 奇数入手,左右开弓,跟踪追击,单质告终。 (1) C2H2 + O2 CO2 + H2O (2) O2 + FeS2 Fe2O3 + SO2 (3) C2H4 + O2 CO2 + H2O (4) Na + H2O NaOH + H2 ↑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2 5 4 2 2 2 11 8 4 2 2 2 3 2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C2H2最复杂,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为1,作为配平起点。 通过观察,根据碳原子守恒,在CO2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根据氢原子守恒,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1,故生成物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2+1=5,而反应物C2H4中没有氧原子,故在O2前配上化学计量数5/2。 C2H2 + O2 CO2 + H2O 配平方法四:定一法 C2H2 + O2 CO2 + H2O 1 2 1 5/2 通分化整,将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都同乘2,去掉O2的化学计量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配平完成。 配平方法四:定一法 C2H2 + O2 CO2 + H2O 1 2 1 5/2 2 2 5 4 C2H2 + O2 CO2 + H2O (1) C2H6 + O2 CO2 + H2O 3 2 1 7/2 2C2H6 + 7O2 ==== 4CO2 + 6 H2O (2) CH3OH + O2 CO2 + H2O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CH3OH + 3O2 ====2CO2 + 4H2O 1 2 3/2 检查站 1.写出KClO3在MnO2催化下加热分解成KCl和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2XY2+Y2===2Z,代号Z的化学方程式是( ) A.XY B.XY2 C.X2Y D.XY3 2KClO3 2KCl+3O2↑ D 四、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例题 “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一般思路 仔细阅读信息,找出反应物、反应条件,根据 物质性质推出生成物,正确写出化学式并配平。 2CO + 2NO 2CO2 + N2 催化剂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例题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一般思路 先将没有参加反应的粒子约掉,根据图例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的化学式,配平 (注意:配平的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比)。 CO2 + 3H2 CH3OH + H2O 催化剂 1.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