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历史故事,了解凤阳花鼓的民族特色和内容形式 学会演唱歌曲《凤阳花鼓》,感受歌曲民族特色 能用简单的民族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并积极参与演唱和乐器伴奏活动 教学难点: 用民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民族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鼓,锣、 教材分析:《风阳花鼓》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演唱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充满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稳,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观看表演视频 师:今天,老师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节目,你们来观察视频里有什么乐器?(播放视频) 生:回答 师:这个叫做花鼓,又叫做双条鼓,因为起源于安徽凤阳,因此我们也叫它凤阳花鼓(出示PPT 板书),流行于明清时期,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之一,表演时一男一女,女生拿着凤阳花鼓,男生拿的是锣,边唱边舞。 (二)学习新课 1、模唱节奏 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鼓,你们想不想听能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老师看谁表现的最积极,最认真?(请学生上台) 师:你们会用哪个字形容鼓的声音 生: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用鼓敲一段节奏,比一比哪位同学记忆力最好? 在老师敲完后,模唱出来(师敲节奏) 生:xx xx x -- I xx xx x -- I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出示PPT) 师:接下来,老师出一个难度高一点的,比一比谁记忆力好?敢不敢在挑战一次?(师敲节奏) 生:xx xx x x I xx xx x 0 I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师敲生唱),一起把两条节奏连起来唱(出示PPT) 2、敲一敲 师:谁来敲一敲?(学生上台) 师:刚才唱的节奏叫锣鼓经,下面,老师用电子琴为同学们唱的锣鼓经伴奏,大家和老师合作一次 3、学生表演 师:老师这有一首歌里就有这样的锣鼓经,仔细听,看你在这首歌里听到几次锣鼓经(播放歌曲) 生:回答 师:在刚才的锣鼓经里除了鼓,还有锣(出示PPT),这就是锣的节奏,第二行,我们把锣的声音用“锵”代替,看锣在第几拍 生: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把锣的节奏敲一下,请同学上台敲鼓配合老师 师:你们能唱出锣的节奏吗? 接下来,用手当锣,腿当鼓,合奏一遍,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敲起来 4、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有几段?听了这么多变,相信大家也比较熟悉了,咱们用la模唱(播放伴奏) (三)拓展延伸 师:加上歌词唱一遍,同学们唱的真好,唱了这么多遍,看一下歌词两段一样吗?凤阳发生了什么变化 1、感受歌曲情绪 生:过去的凤阳不好,现在的好了 师:在第一段歌词里出现了一个人(朱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它建立了明朝,当上了皇帝,他把江南很多有钱人家都搬到了自己的家乡安徽凤阳,希望有钱人可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好,可是凤阳太小了,人又太多了,导致家乡连年灾荒,凤阳当地的人苦不堪言,大量的灾民逃出来凤阳听到这里,第一段用什么情绪?(出示图片) 生:用伤心,难过的情绪演唱歌曲 现在的凤阳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师:凤阳花鼓现在不再是乞讨的工具了,现在成为迎接盛大节日的歌舞表演形式,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改变后的凤阳呢? 生:用开心,兴奋的情绪演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一遍 集体表演 师:请同学们用手用腿当锣和鼓,最后,让我们敲起锣鼓唱起来吧! 总结 师:凤阳花鼓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在2006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