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85455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4.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7698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行使,ppt,21张,课件,界限
  • cover
(课件网) 权利有保障于法有据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一般侵权责任(过错责任) 2、特殊侵权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侵权责任) 3、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1、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 2、侵权责任和承担方式 3、诉讼时效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课前回顾 第四课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权利越界的事例 跳广场舞,这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生命权健康权的表现。但一些老年人把广场舞的声音放得很大,或者占据公共场所,这就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侵犯公共利益,权利越界了 再如网购中,一些买家夸大商品瑕疵,恶意评价说是严重的质量问题的行为 还有通过跳楼威胁讨薪的行为……,这都是权利越界 民事权利有限制 知识目标 一 1、权利的含义: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3、不同民事权利(名誉权、著作权)的界限: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二 1、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实质是什么) 2、相邻关系的类型: 3、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4、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什么意义(作用)? 案例: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想一想: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什么是民事权利?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 1、权利的含义: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为或不为一定权利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3、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除外: 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 思考:给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打差评是我们每个人消费者的权利,但是我们能意气用事,随意打差评吗?要注意什么? ” ” (2022·吉林辽源·高二期末)消费者在市场留言板上对某商家的服务实事求是给出差评时被该店主看到,他要求消费者进行更改。消费者拒绝后,该店主以名誉权受到侵犯为由起诉消费者。在这一案件中( ) ①消费者的正常差评没有侵害商家的名誉权 ②正常差评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的需要 ③消费者的评论行为是民事主体的自由 ④国家要保障消费者对商家评论不受追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案例四】 2021年12月7日,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知网”运营方)的侵权纠纷案引发大众热议,话题冲上热搜。 老人接受媒体采访谈起维权缘由:“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2020年8月,老人选择了维权。在随后的官司中,赵德馨教授全部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