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9986

【步步为赢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训练(3份,含详解)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7732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详解,3份,训练,同步,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四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同步训练 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花岗石、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典型沉积岩的识记及沉积岩特征的了解,难度不大。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题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B项正确。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题。 2.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能 C.岩浆活动 D.流水作用 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变质作用形成 解析:第2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第3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2.B 3.C 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题。 4.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5.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B和⑥⑧ B.A和⑤⑧ C.B和①② D.A和⑥⑦ 解析:笫4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第5题,分析图示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4.D 5.D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短线上画出风向。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 解析:A处地貌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岩层C侵入岩层D中,故其年龄比岩层D年轻。含有化石的岩层是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即图中的岩层B和D。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 图中反映的地质作用既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又有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等外力作用。 答案:(1)风力侵蚀 西北 (2)D、C B和D (3)箭头略(从图的右侧指向左侧)。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作用等。 一、选择题 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人类活动并非自然作用,因而不属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中有的进行得很快,如火山爆发、地震等,有的则进行得极其缓慢,如地壳运动。第2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而成的,“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