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豆豆》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新课程的改革对音乐学科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处在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于低段学生,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基础,激情、激趣,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湘版教材三年级下第五课内容《拾豆豆》,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山西民歌,结构为起承转合的一段体。歌曲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结合紧密,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和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的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动静结合地进行音乐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拾豆豆》,并了解山西地域文化。 2.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唱。 3.学习歌曲中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2.八分休止符的音断气不断的演唱,能表演唱歌曲。 (四)教材课型、课时 《拾豆豆》一课是一节歌表演课,它包括读童谣、唱歌、表演唱几部分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山西儿童拾豆豆的劳动情景为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本课由一课时完成。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乐器(如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山西民歌,歌词亲切质朴,旋律流畅动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从读歌谣、演歌谣、唱歌谣三个部分来进行安排,重点突出唱歌谣和演歌谣,表现歌曲中人物的俏皮和得意。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游戏导入 师拍打节奏,生模仿,从易到难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来做个游戏。我来拍,你来学。 ppt出示节奏型a:xx x b:x.x x c:x.x xx 师:每年到丰收的季节,我们中国山西的孩子可开心了,都会呼唤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田间拾豆豆,嘴里还会念着一首大家都喜欢的童谣,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来体会其中的乐趣吧! 师带生读其中的一段歌词 Ppt出示歌词部分“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颗颗,拾到手,丰收果实不能丢”(歌词上方节奏型) 歌曲中语气词进行学习,跟唱、 师:大丰收的日子里,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怎么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山西的小伙伴们都是怎么样来表现这样心情的? ppt出示咿呀得儿哟、呀咦儿哟部分(得意,俏皮) 师进行表演,生模仿 三、学习歌曲 (一)聆听 1、初步聆听歌曲(播放歌曲) 师: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山西民歌《拾豆豆》,体会劳动时的快乐心情吧。 2、再听歌曲(律动)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情景?(ppt场景图)大家想象着自己手中也拎着小篮子,跟着老师一起来拾豆豆吧。 3、师进行演唱,教授歌曲中各部分的动作表演,表情指导。 4、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二)学唱 1、有节奏的跟读歌词。 师:同学们动作做得真好,请大家跟着老师完整的把这首有趣的童谣完整的读一遍。(节奏难点纠正) 2、轻声唱旋律 师:大家用lu来跟着钢琴轻声唱歌曲旋律。 3、歌词带入旋律演唱 师:旋律都很熟悉了,我们一起把歌词带到旋律中,大家记住声音的位置,并轻声演唱。 4、歌曲中音乐情感的讲解,难点讲解 Ppt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