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11802

【核心素养目标】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4693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教材分析】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翻开风云激荡的近现代篇章,回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艰辛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透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将明确中国革命的步骤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教学目标】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地位作用、革命道路、战胜敌人的法宝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指导思想 5、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弘扬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无数仁人志士开始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探索,可是........ 路在哪里呢?你想知道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吧! 教师活动:出示本课议题 新课讲授: 总议题: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探索 议题1:内忧外患谋出路,路在何方? 议题2:艰辛探索复兴路,为何屡遭失败? 议题3:另辟新路———新民主义革命胜利,路就在这里! 第一幕: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鸦片战争》及图文 议学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深陷沉沦悲苦的中华民族儿女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与近代的没落 (1)灿烂文明的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民族近代的没落: ①重要原因: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对中国性质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至此,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知识拓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2、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复兴之路———路在何方?历史任务———怎样完成? 议题2:艰辛探索复兴路,为何屡遭失败? 议学情境三: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复兴之路 议学问题:为什么这些救国探索都失败了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失败原因:(自身+中外势力) 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地主阶级没有进行根本的制度改革;内有顽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